全联旅游业商会吉小冬会长出席 “2025徽商大会”徽商文旅融合发展链接会并做主旨发言

 

全联旅游业商会吉小冬会长做主旨发言

 

3月22日下午,作为2025徽商大会重要活动之一,“2025徽商文旅融合发展链接会”在合肥丰大国际大酒店举行。会议以“徽商聚力 文旅融合”为主题,汇聚了来自全国徽商组织、知名徽商企业以及投资机构等130余人,共商安徽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,助力江淮文旅“出圈出彩”。

 

会议现场

 

2025徽商大会由开幕式、专场活动和“知名徽商皖美行”三个部分组成。开幕上全联旅游业商会会长、大理漾濞苍山石门关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吉小冬做主旨发言。

 

原文如下:

今日,我们相聚在徽商故里、创新之城合肥,以“徽商聚力 文旅融合”为主题,共谋安徽文旅高质量发展大计。首先,我谨代表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,向安徽省委省政府对本次大会的精心筹备和全力支持致以崇高敬意!向在座各位徽商企业家、文旅同仁和媒体朋友们致以诚挚问候!

当今,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。随着消费需求的迭代、科技赋能的深化、国际竞争的加剧,文旅产业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,也需直面深层次的挑战。

安徽,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,拥有黄山、九华山的“天下奇观”,徽州古村落的“水墨丹青”,江淮大地的“红色基因”,以及“科里科气”的创新基因,文旅资源禀赋得天独厚。2024年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,明确了旅游业对于社会、经济、民生的重要意义和使命;2025年初的民营企业座谈会,更释放出“支持文旅民企创新突围”的强烈信号。站在时代风口,我们要以“长期主义”为锚点,以“联动共赢”为引擎,思考如何书写安徽文旅的新篇章,下面,我谈五点思考与建议。  

一、传承徽商精神

从“贾而好儒”到“文旅报国”的长期主义坚守。四百年前,徽商“踏遍青山、纵横四海”,以“敢为人先、守信重义”的品格铸就商界传奇;四百年后的今天,我们更需以“长期主义”的定力,将徽商精神注入文旅产业的血脉。

(一)长期主义的底色是文化传承的敬畏之心。徽商自古“亦贾亦儒”,程朱理学的智慧、徽派建筑的匠心、文房四宝的雅韵,构成了安徽文旅的“根”与“魂”。去年安徽省旅发大会提出“让文物说话、让历史活化”,黄山脚下的西递宏村将古祠堂改造为“徽商文化研学馆”,游客手持“徽商文牒”,体验从学徒到掌柜的商路闯关;芜湖古城复现“十里长街”盛景,徽剧《徽商往事》场场爆满。这些实践印证:唯有以十年、百年为刻度守护文化根脉,才能让“徽风皖韵”历久弥新。

(二)长期主义的根基是生态永续的底线思维。徽商先辈“靠山吃山”却更懂“养山护山”,黄山迎客松千年长青,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。2024年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强调“生态旅游红线不可逾越”,安徽率先响应——多个景区推行“零废弃”游览;巢湖沿岸民宿群采用光伏发电、雨水循环系统,碳排放量降低35%。我们坚信:生态保护不是成本,而是投资;不是限制,而是机遇。

(三)长期主义的动能是创新深耕的破局之志。新时代徽商精神,既要传承“徽骆驼”的坚韧,更要彰显“科创尖兵”的锐气。合肥“科里科气”的基因正为文旅赋能:用AR技术还原李鸿章故居的百年变迁,游客扫码即可“对话历史”;构建“智慧黄山”,使景区拥堵预警准确率达90%。这些创新启示我们:长期主义绝非固守陈规,而是以持续迭代拥抱未来。  

 

二、凝聚人才力量

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产业共同体”的联动突围。去年安徽省旅发大会上,省委领导提出“文旅振兴需徽商再立新功”。而文旅发展的本质是人才培养。在黄山,当地政府与高校联合实施的“徽匠传承计划”,带动相关产业年产值超10亿元;在芜湖,返乡青年创办的“江畔民宿聚落”,通过短视频平台吸引百万粉丝,让长江岸线的渔村文化重焕生机。

这些实践告诉我们:唯有让年轻人看见希望、让创业者感受温度,文旅产业才能永葆活力。单丝不成线,独木不成林。全联旅游业商会作为全国性行业组织,将全力发挥纽带作用,推动形成“政府引导、企业主体、商会赋能”的协同格局。依托商会与UN Tourism(世界旅游组织)、WTTC(世界旅游及旅行业理事会)、PATA(亚太旅游协会)的合作网络,我们将推动徽商品牌纳入国际旅游推荐线路,支持徽商参与“一带一路”文旅合作项目,向世界讲好“安徽故事”。

三、深化文旅融合

从“资源整合”到“价值共创”的协同发展,文旅融合不仅仅是资源的简单叠加,更是价值的深度共创。安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,我们需要加强文旅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。通过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的方式,将分散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,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。将黄山、九华山、徽州古村落等景点串联起来,打造一条集自然风光、文化体验、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。

同时推动文旅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。文旅产业可以与农业、工业、科技等多个领域进行跨界合作,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和消费场景。发展农业观光旅游,让游客在体验田园风光的同时,了解现代农业科技;开发工业旅游项目,让游客参观工厂生产线,感受工业文明的魅力。最后,需要注重文旅产品的创新与升级。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,传统的旅游产品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游客的需求。通过科技创新、文化创意等手段,开发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文旅产品。利用虚拟现实(VR)、增强现实(AR)等技术,打造沉浸式的旅游体验;通过文化创意设计,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文创产品。

四、提升文旅质量

从“硬件建设”到“软实力提升”的全面升级。文旅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完善,更需要服务质量的提升。优质的服务是吸引游客、留住游客的关键因素。

首先,我们需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。包括交通、住宿、餐饮、娱乐等各方面的设施,都需要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改造。建设更多的高星级酒店和特色民宿,提升住宿体验;开发更丰富的特色餐饮和美食街区,满足游客的味蕾需求;建设多样化的文化娱乐设施,丰富游客的夜间生活。

其次,我们需要提升旅游服务的专业化水平。通过培训和教育,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。举办旅游服务技能大赛,激励从业人员提升服务水平;邀请国内外旅游专家进行培训,传授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技巧。

第三,我们需要加强与国际文旅企业的合作。通过与国际知名文旅企业的合作,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,提升自身的竞争力。引进国际化的酒店管理标准和服务理念,开发针对国际游客的旅游产品和服务。

最后,我们需要加强旅游服务的智能化建设。通过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提升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水平。开发智能导游系统,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推荐和服务;可以建设智慧景区,实现景区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。

五、致未来的徽商

拥抱未来机遇,以创新为剑,以融合为径,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。各位同仁!从古徽州“十万商户”造就“无徽不成镇”的传奇,到今天安徽文旅“千亿产业”的崛起,历史总在呼应中创造新的可能。

让我们以三个“永不忘记”共勉:一不忘“来时路”——守护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,让每一处古村落都成为“活着的博物馆”;二不负“山水情”——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让安徽的每一片森林、每一湾碧水都成为子孙后代的绿色银行;三不惧“创新难”——敢用“量子思维”做文旅,敢以“黄山之巅”望世界,让安徽文旅成为全球标杆!

在此引用朱熹在徽州讲学时的一句话:“问渠哪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愿我们以长期主义为“源”,以徽商精神为“渠”,共同汇聚安徽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滔滔江河!站在2025年的门槛上,让我们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境界和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担当,共同书写安徽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!最后,借用徽商精神与各位共勉:“不畏山高路远,但求日积寸功;不图一时之利,惟愿基业长青!”

首页    文旅融合    全联旅游业商会吉小冬会长出席 “2025徽商大会”徽商文旅融合发展链接会并做主旨发言
当前位置:

全联旅游业商会吉小冬会长出席 “2025徽商大会”徽商文旅融合发展链接会并做主旨发言

发表时间:2025-03-26
0
收藏
热点排行

声明:本网信息仅供平台共享交流学习使用 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:京17329

专题聚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