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为何叫小满?因为此时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变得饱满,但离成熟季节还有一段时间,因此说它“小满”了,而非“大满”。总之,这是个很能看见丰收希望的节气,很多人都喜欢这个节气。
“最爱垄头麦,迎风笑落红。”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,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°时为小满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四月中,小满者,物致于此小得盈满。”
小满有三候:“一候苦菜秀,二候靡草死,三候小暑至。
寒来暑往是气候,鸟语花香是物候,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。其关注点不在气,而在物。“小满者,物至于此小得盈满。”所以小满也是最接地气的节气。
小满“满”的是什么?
小满的“满”一是与麦子有关。谚语说“小满小满,麦粒渐满。”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在小满时节已开始饱满,但还没有成熟,约相当于乳熟后期,所以叫小满。农民对于丰收的期盼、喜悦,也随着谷穗、稻穗的抽浆渐渐地饱满、丰盈起来。小满的“满”二是与降水相关。谚语说:“小满大满,江河满。”小满节气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,降水频繁。和风细雨少了,疾风骤雨多了。随着雨水的增多,池塘湖泊也渐渐蓄满。
为什么没有大满?
节气里的其他“小字辈”节气,后面总跟着“老大”,如小暑之后是大暑,小雪之后是大雪,小寒之后是大寒。小满之后却是芒种,这是为什么呢?这恰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。
大满并不是古人所追求的完美境界。月满则亏,水满则溢,一切达到极致后必然走下坡路。而“小得盈满”,是将熟未熟还有向上的空间,还可以“继长增高”,这才符合中国人的理想。
古人云:“麦至是而始可收,稻过是而不可种也。”小满之后,就可以陆续收麦子、种稻子了。从提醒农事的角度,小满之后的节气,不应聚焦麦子的“大满”,而应聚焦稻子的“可种”。可见,中华民族历来是奋斗的民族,不会只着眼于现在的成就,而放松了下一阶段的努力。
“满招损,谦受益。”,自满会招来损害,谦虚会得到益处。人生忌讳“太满”、“大满”,小满即是圆满。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。”世间万事万物,总难尽善尽美。小小的得失成败,与其念念纠结,不如从容告别。
当然,小满这个节气,在北方代表着农作物颗粒开始饱满,在南方,却还有另外一种含义,那就是农谚说的“小满不满,干断思坎”和“小满不满,芒种不管”,在将“满”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,意思是说该赶紧蓄满田地里的水池,预防因夏季燥热天气造成的农作物缺水,或禾田干裂导致芒种时节无法将水稻插入地里的情况发生。因此,但凡遇到天气干旱的年份,从这天开始,人们便开始风风火火早做起抗旱工作,于是,在江南一带就有了“小满动三车”这一说法,即水车、纺车、油车,都得忙忙碌碌动起来。
此外,在养生上,人们会在小满开始时注意防“湿邪”入侵。因为在小满后的天气,天气开始变得燥热,雨水多,汗水也多,很多人为了消暑解渴,免不了开始吃起各种冷饮,而这对消化系统不健全的小孩子,以及脏腑功能处于衰退期的老人,那可就要特别特别的注意避免因过量饮进生冷食物而导致的腹痛、腹泻等不适症状发生。因此,小满之后饮食更应该注意,合理。饮食宜清爽清淡
,多食用具有清利湿热、养阴作用的食物,如豆类、瓜类等食物,做到合理膳食,避免过分寒凉。
水满则溢,月盈则亏。小满既是节气之名,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心态。小得盈满,永远有向上的空间,一切都刚刚好。